首页
新闻聚焦
记忆衡水
公益风采
雨滴征文
人与健康
爱心联盟
雨滴信息
关于春晖
顶客排行
记忆衡水
武强县历史上的善人义士
2017-04-14 14:08:31 来源:衡水晚报 作者: 【 】 浏览:9606次 评论:0

    在千年古县武强,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方方面面的善人义士,或忠勇报国,或诚实守信,或敬老孝亲,或积德行善,或和睦乡邻……虽然没有今天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那样高尚的品位,但在封建社会里,却仍以“仁义礼智信”的道德观念而弘扬于民间,并彪炳于《武强县志》《深州风土记》或《二十四史》等史册,千百年来成为人们见贤思齐的榜样。

    葬友抚孤马八龙(北魏)

    北魏时武强县人马八龙,与武遂县(现在的武强境内当时置有武强、武遂两县)人尹灵哲相友善。灵哲家甚贫困,有子尚幼,却被征召参军,家事尽托八龙照管。

    不久,灵哲在一次征战中不幸阵亡。八龙得知这一消息后甚是悲痛,见尹家孤儿寡母,无人能去认尸,遂决定只身奔赴战场,将灵哲的尸体背负而归,并出资为其殡葬。在马八龙的带动下,对这个弱势家庭众乡邻也都热情相助。然而,屋漏偏逢连夜雨,因灵哲遗孀过度悲伤,又感风寒,虽经诊治,病情却日益加重,竟亡故,灵哲家抛下一个年幼的孤儿。在这种情况下,八龙乃抚养起其孤儿,细心照料,恩如所生。

    后灵哲之子长大成人,八龙又为其娶媳妇。第二天,八龙即领尹子及新妇至其父母坟前,对着灵哲的坟说:“尔子成家立业矣,兄在九泉之下,亦可瞑目了!”说罢,老泪纵横,悲痛欲绝。这时,尹灵哲之子及新妇在父母坟前跪拜后,转身朝八龙拜倒,长跪不起,以拜谢养育之恩。此事传为佳话,世代传颂。

    “世积德行”的刘奇玉(明代)

    刘奇玉,字珍贵。原籍京东宝坻县。其始祖杨文,在明代移民时徙居深州武强县城北北豆村,后又徙居县城东寨子村。

    奇玉一家在武强落户之后,一直奉行“世积德行,忠厚传家”的祖训,不仅尊老爱幼,家庭和睦,而且对乡亲和睦相处,爱行善举,凡遇婚丧大事有困难的主动给予周济,对借债还不起的贫困户绝不登门去索要,他常和人们说:“如果连饭也吃不上,哪能还债呢?”于是便将债券烧毁了之。秋、麦两季,经常告诫子孙,别与佃户等因庄稼小事发生争竞,有时见人偷窃庄稼也要好言相慰,决不可动武,让他们携取而去……亲友族人都称赞其是乐善好施的大“善人”,乡亲们曾送他家“好善可风”牌匾,刘奇玉还被圣上例赠为迪功郎(正八品的一种官衔)。

    节义当先的葛灿然(明代)

    明代崇祯年间,武强人葛灿然曾以其“节义”而风传一时。

    葛灿然在真定府罗副将手下当校卒,罗副将谎称新河有贼乱,带兵前去征剿。到新河后,抢掠当地女子无数。回真定后,罗副将赏给灿然一妇人和一女子。灿然以义为重,对二女不但不侵犯霸占,而且携回老家武强,让二女和母亲同吃同住。后战事平定后,灿然按照二位女人提供的线索,热情帮助她们一一寻找家人,使二女被家人迎归回家。当时,世人对葛灿然称赞不已,说是其积了阴德;而趁战乱胡作非为的罗副将,后来惨死在李自成义军。

    “经画务为久远”的

    善人宋大刚(清代)

    康熙年间,武强县有个武秀才宋大刚,字魁生,家庭是“经画务为久远”的年画世家,靠经营年画,日子日趋富足。

    家庭富有的宋大刚,生来“天性醇厚”,热心于做善事。在家里,与胞弟志刚的友爱超过一般家庭的“常情”,弟媳早年去世,他把年幼的银章、少章两个侄子当亲儿子般抚养了起来,请先生教书,一直抚养到成人。宋大刚有个姑母,已出嫁,日子过得贫困潦倒,为解除姑母的晚年之忧,他不惜资金,给姑母置地500亩、宅院一所,备姑母养老送终用。在社会上,大刚“尤为人所难能”,经常慷慨解囊,为民排忧解难。他所在的村临河,人们出行很不方便,他出资造船设摆渡,使人们来来往往,变得安全又方便……宋大刚在民间做的善举善事很多,乡亲们都深感其德惠。

    创建和谐家庭的吴道宏(清代)

    乾隆年间,武强县有个名叫吴道宏的人,以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而闻名乡里。

    吴道宏秉性醇厚,持家勤俭,经常告诫子弟要团结友爱,和谐相处。他在世时,十分崇尚古代陆九渊累世同居的治家之道,效法古人制定出了一个家法——在家中推一辈分最大的为家长,掌管全家的事务,一切家事都要听家长的,种地、家务及招待宾客诸事,各有分工,各负其责。吴道宏的这种治家之道,以家法往下传,要求子孙亦当奉行,传至八世时仍然是家庭雍睦,举家老少几十口人共同起火做饭,日子过得舒畅而又丰裕,被时人称赞其家有唐代张公艺、宋代郑绮之遗风(张公艺、郑绮都是古代“家和万事兴”的典范)。

    诚实守信的商人刘演(清代)

    自古人说“无商不奸”,而在民风淳朴的武强县,康熙年间却出了个以诚实守信闻名乡里的商人刘演。

    刘演经商做买卖,经常外出,与许多外地的客户打交道。一次,他到山西做买卖时,借了商户贾某的100贯钱,当时贾某因事忙而忘了记在账上。年终盘点时,钱与账怎么也对不上,贾某怀疑同商的伙计昧匿了钱,于是贾某准备把同商的伙计赶走。这时,刘演路过山西听说了这件事,急忙带着酒食到贾某家中,说明自己借钱的经过,并当即把借的钱连本带息还上,解除了贾某与伙计之间的矛盾,而且洗清了伙计的清白。贾某及伙计被刘演不昧良心钱的举动深受感动。

    诚实守信的刘演,经商从不欺人霸市,在村上还厚德于乡亲,遇有婚丧事家庭困难的,他常常主动根据所需借给钱财,有的负债者时间长了确实归还不上的,刘演便取出借据当面烧之,永不再讨要。

    “颖谷懿风”的穷孝子

    于忠贤(清代)

    乾隆年间,武强县有个名叫于忠贤的农民,没有兄弟,而且父亲去世早,与母亲二人艰难度日。

    由于家境极其贫困,于忠贤常年耕作和做佣工。甭看生活紧迫,但孝心昭然。他无论干啥,都要背着母亲在身边。天热时,让母亲憩于树荫下,天冷时,则安于背风朝阳的地方,干完活再背负母亲回家,以所得资薪买米面养母,而自己常常是自食“粗粝”,省下钱来置棉缝衣,给母御寒。母亲稍有不高兴,他就装作小儿嬉笑模样,逗着母亲欢悦。他孤身一人,以辛勤劳动侍养母亲,数十年坚持不懈。母亲90多岁以后,脾弱不胜豆食,忠贤就给母亲调剂其它饭菜。母患干燥病,他便用手给母亲向外捻抠大便……于忠贤家穷而能真心实意地孝敬母亲,被县府挂匾彰表其为“颖谷懿风”。

    善行乡里的贾有谅(清代)

    乾隆年间,武强县骆驼湾村出了个“有古君子风”的善士贾有谅,善行乡里,见义勇为。

    村上有个孤儿,名叫八月,三岁时父母双亡,而且家中一贫如洗,贾有谅见状当即把八月领回家中抚育,犹如亲生儿子一般对待,一直把八月抚育成人,能够生活自立。还有一个同族的侄子名叫喜丁,扔下一亩薄田后外出,有谅便把这块地经管了起来,雇工耕作,地里的收入便以“生息积田”买地,几十年后竟把一亩薄田累积成了30余亩。这时,有谅寄信召喜丁回来。待喜丁后来后,有谅已经病逝,有谅之子尊“父命”如数把积田交付给了喜丁。喜丁感动地跑到有谅坟上泣然洒涕,表示要秉承有谅的懿行。(武强)刘金息

责任编辑:静客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 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 【举报】 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【返回顶部
我来说两句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情:
内  容: